ZT 潘汉年案再研究----解答好多疑问。
散仙谷 http://www.webjb.org/webjb/sanxian/
送交者: heaven 于 2024-09-30 10:19:32
既然讲出老千,那首先要介绍大庄家--苏联。
为什么说苏联是大庄家呢?因为苏联当时已经工业化了,有绝对的硬实力;而且,中共的,国民党的,张学良杨虎城的信息全部汇聚在苏联那里,而且全是直接、真实的信息,所以苏联具有单向信息透明优势。同时具备硬实力和信息优势,那自然是不二的大庄家。
1936年10月,陈立夫和苏联鲍大使就《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文本已经在南京基本谈判完毕。苏联已经下决心支持蒋介石反日。按照斯大林的性格,凡是阻碍这个目标的,都可以随便象垃圾一样无情丢掉。包括中共,也包括张、杨。但是中共和张杨都不知道。
但是国民党方面,需要实际处理中共和张杨问题。这里,信息不对称就开始出现了。1936年1月13日,潘汉年受王明指派,秘密会见国民党驻苏武官邓文仪。17日,22日,23日,王明三次会见邓文仪。第三次会见时,约定潘汉年于1936年7月会见陈立夫。
红军长征期间,失去了和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络。共产国际1935年下半年编了两套密码,一套交给张浩,一套交给潘汉年。张浩得到密码就立即于1935年8月出发,经外蒙古,再穿内蒙古毛乌素沙漠,于1935年11月7日到达陕北,立即交付密码,恢复了和共产国际的联系。张浩对于中共中央挫败张国焘另立中央的阴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潘汉年得到密码比张浩稍晚两三个月。他也没有立即出发,而是见完邓文仪,绕道欧洲、香港,先去见陈立夫。陈立夫得知潘汉年尚未和陕北朱德、毛泽东、周恩来见面后,便拒绝亲自出面,派铁道部次长曾养甫来和潘汉年谈,要潘先回陕北,将中共中央和红军的谈判条件带来南京,然后再和陈进行正式谈判。陈立夫给了潘汉年特别通行证。潘汉年在1936年8月1日乘火车到达西安,8月8日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的保安。
1936年9月24日,潘汉年离开陕北保安前往南京。10月14日,中共中央正式任命他为中共谈判代表,和陈立夫谈判。但潘汉年只得到了蒋介石站在剿共立场收编红军的条件,陕北自然不能接受,谈判无疾而终。毛主席后来在七千人大会公开说:“有个潘汉年,此人当过上海副市长,过去秘密投降了国民党,是个CC派人物,现在关在班房里头,我们没有杀他。像潘汉年这样的人,只要杀一个,杀戒一开,类似的人都得杀。”
那么毛主席是不是冤枉了潘汉年呢?我认为没有。站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立场,王明和潘汉年并不希望中共和国民党就国共合作的具体条款没完没了地谈判,误了斯大林联蒋抗日的安排。他们只想快刀斩乱麻,红军被无条件收编也在所不惜。潘汉年作为所谓的中共谈判代表,很可能就是个工具人和双面间谍,以国民党之口,强压中共接受蒋介石的条件而已。潘汉年本身倒也没什么错,错在他忠于王明,而王明忠于苏联--无论事前还是事后看来,中国红军被国民党无条件收编乃至彻底歼灭确实是符合苏联长期和短期利益的。
站在中国革命立场的张浩和站在苏联立场的潘汉年就不是同一类人。什么密码问题(潘汉年比张浩晚交密码9个月),什么潘汉年私自会见汪精卫,什么传说中抵达陕北只肯向张闻天单独汇报(我认为不可信),都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张浩是堂堂正正的中共成员,而潘汉年是苏联克格勃,后来成了双面、三面乃至四面间谍而已。毛主席是极少乱说话的,大会上公开说他是cc系特务,大概率没有冤枉他。王明在1937年11月回国后的表现--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换言之,一切以蒋介石马首是瞻--侧面验证了毛主席对潘汉年的定论。
在这种背景下和这个时间点,苏联忽然提出在外蒙交付500-600吨军火就非常可疑了。红军至少要扛住中央军两个月的进攻才能拿到这批军火。
此时,千王之王的第二集上演了。张国焘想要这批军火,又不想扛中央军压力。所以张国焘三骗队友--约定一、二、四方面军互为犄角夹击西兰公路,迟滞中央军关麟征和胡宗南部进入甘肃、宁夏、青海--为获得外蒙那些朝思暮想的胡萝卜军火争取宝贵的时间。然后张国焘忽然擅自西进,红四主力从兰州附近渡黄河进入凉州了--西路军的由来。好在红一敌人多、压力大,动作不大;而红二此时已经强攻四个县,进抵宝鸡和郿县附近了。贺龙的老腰快被张国焘闪折了--保命要紧,赶紧北逃向红一靠拢啊。
挡不住胡宗南、关麟征进军,那就只能提前夺取宁夏了。张国焘内心一乐,还是我聪明吧,提前占了一个既远离中央军,又方便拿到苏联军火的好位置。
张国焘还没笑完,共产国际11月3日来电了--军火增加到1000吨,但提货地点改到新疆。胡萝卜变大了,但离嘴巴远了几千里。咋办?
毛主席估计此时已经嗅到一丝危机了,于11月8日复电共产国际:“从哈密输送货物的办法对于我们主力已无用处,这个改变已经迟了。已渡河的红军约两万一千人,可令其向哈密方向前进,但通过五千余里路程,战胜这一带敌人与堡垒,需要许多时间,至少也是明年夏天的事情。并且除非你们用汽车送到安西,要红军到哈密去接是不可能的。因为哈密、安西之间是一千五百里无人烟的沙漠。”
翻译成白话:这些军火我们不要了。西路军反正也不听我们指挥,如果他们想要,共产国际可以指挥西路军去提货,但需要把交货地点从哈密改到安西,否则实在超出西路军能力范围。
张国焘仍然眼睛盯着军火发光。徐向前和陈昌浩更是利令智昏。中央一再警示越往西越荒凉,他们反过来不断地向中央吹嘘河西走廊如何好,进展如何顺利,生怕中央阻碍他们西进。让他们向西,他们连夜拔营。让他们向东,他们磨磨叽叽,提出百般不合理条件。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西路军全军覆没。
直到抗战全面爆发,从新疆运给蒋介石的军火物资源源不断,轻重武器,飞机大炮,坦克汽车,应有尽有,但没有一吨给了中共。
为什么毛泽东能够下决心拒绝这些军火呢?除了上述所说的嗅到了隐藏的危机,还有两个因素:
1.毛泽东有足够的自信。有正确的路线纲领,有英勇红军,有广大受苦受难受压迫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就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在红军最虚弱的时候,毛泽东敢深入山西打阎锡山。猛将彭德怀也对渡黄河东征发憷。向毛主席要求“绝对保证同陕北根据地的联系”。彭在自述中解释这种想法反映了当时红军体质弱的实际情况以及长征中没有根据地的痛苦教训--“这引起了主席的不高兴,他说,你去绝对保证,我是不能绝对保证的”。红军最猛的大将军都心虚,最高统帅就亲自率军出征山西。
其中兑九峪战役,红军采取三面包围攻击,口张得太宽,战斗一天成了相持。毛主席当即修订作战计划,乘晋军后方空虚,以十五军团向北挺进文水、交城,威胁太原,后又挺进到静乐县,宣传北进抗日;一军团进占孝义,向灵石、介休北扩张,威胁平遥、榆次、太谷、太原。这就调退了兑九峪晋军退守太原,阎锡山原进入陕北绥德、米脂的两个师,星夜东调回晋,使无定河两岸苏区连成一片;迫使陈诚三个军不敢从潼关北渡黄河入晋,而绕道郑州、石家庄乘火车集结榆次、太谷地区,然后逐步南压。待阎、陈主力集结向我进攻时,我军争取了一个多月时间休整,做群众工作。一军团在灵石、介休,临汾之线,发动群众打土豪,筹得现金数十万元,扩兵数千人(河南、山东人多),收缴民团武装、弹药不少。十五军团因行动时间多,扩兵筹款成绩少些,但他们回师时经岚县、柳林,在柳林以南歼敌军一个整团。当敌军迫近河岸,我军早已准备大量船只胜利地、安全地撤回陕北。
在红四畏敌西窜,红二被张国焘闪了腰的状态下,毛主席敢指挥红一方面军单挑中央军当时最精锐的胡宗南部,也就是山城堡战役。
毛主席甚至做好了山城堡战役遇到挫折,大不了二次长征的方案。此役不仅大胜,还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
2.毛、周做了一把小庄--千王之王1936的第三集--张学良杨虎城。
如果不论心迹的话,毛周所为形似诈骗。剧本空前的老套--我爸在银行里有10亿存款被银行冻结了,但我需要从你这里借2万块路费,去银行解冻,把钱取出来。哦,说错了--我苏联爸爸有无数军火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你,咱们三家联手可以独霸西北,打回东北老家。但我现在手头有点紧,需要银元,棉衣,子弹。
张学良是个富二代,哄开心了借点钱太小意思了。奉系在东北的财产都被日本人抢走了,但在上海还有投资呐。
总之,中共不停地借,张学良不停地给。总数多少很难考证了。有说60万银元的,有说75万银元的。
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中有一段描述非常典型:“当叶剑英告诉张学良红军目前‘经费困难已极’,冬衣解决更难,莫斯科虽可援助,但不能应急,因此代表中共中央向张借款30万元时,张一口答应,但表示西安只能办到5万元,多不可能,其余25万可考虑到上海去办;棉衣可提供1万套,由西安送兰州,请红军半路去取。而在军事部署和战役行动上,张学良更是积极配合,并出谋划策。凡有他能够办到的,他几乎无不尽力去做。”
少帅爽利人。11月5日,叶剑英从西安动身回保安,“随身带有张学良借给红军的十万块银元。”
埃德加.斯诺也是张学良安排进陕北采访红军的。
手法虽然老套,但要看剧本谁写的,哪个演员来出演。编剧是毛泽东,主演是周恩来。毛泽东琢磨民国军阀心态若称中国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剧本自然一级棒。周恩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又干练老道,谁能扛得住?少帅又是民国被郭松龄、蒋介石忽悠瘸了的富二代,不似那些白手起家的军阀奸诈。
这个老套手法,张国焘在南下四川时也一路对西南军阀试图施展,但剧本太粗糙,演员太浮夸,受众太奸诈,丝毫没有成效。
毛周张三人,演着演着都自己信以为真了。直到西安事变把蒋介石抓起来了,大家都忘了一件事,剧本中,远在莫斯科的那个提供军火的爸爸,认可吗?
那个莫斯科爸爸是最奸诈、隐藏心机最深的庄家。他对中共、张杨、国民党的动向都门清。此时《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已经完成谈判了。莫斯科爸爸已经做好了献祭亲儿子中共的准备,何况亲儿子介绍的干儿子张、杨?中共不知道而已。
莫斯科一封冷冰冰的电报发到了陕北:张学良是日本间谍,西安事变是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阴谋。
毛主席和陕北中共核心成员看到这封电报头都炸了。素来随机应变、计谋无穷的毛主席也没有好办法,只好把电报转给西安周恩来,让周恩来设法对张学良委婉地说出实情。可以想象此事对张学良的心理打击。
我很理解后来毛主席那么痛恨潘汉年。你潘汉年在莫斯科见邓文仪,在上海见陈立夫,你在共产国际呆了那么久,你就没有从莫斯科或者南京嗅到一星半点警示性的消息?你和陈立夫谈判毫无进展,就拿着一个蒋介石无条件收编红军的条件来压榨中共中央。你屁股坐在那一边?
莫斯科的愿望得到了贯彻。12月25日,蒋介石被释放了。惭愧无地自容的张学良追随蒋介石去南京请罪。周恩来追到机场劝阻,少帅当场拒绝:我最亲信的部下郭松龄骗我,我的义兄蒋介石骗我,我最欣赏的朋友周恩来也骗我。此等世界,还有何生趣?宁肯被义兄枪毙,不再逃避自身兵谏的罪责了。
《千王之王1936》也随之落幕了。苏联军火为诱饵,总共钓上来三条鱼:张学良、杨虎城、西路军。收网了,西路军全军覆没,张杨部四分五裂,拆解得七零八落。陕西成了胡宗南的大本营。东北军、西北军、红军控制大西北抗战的局面,彻底鸡飞蛋打。陕北4.5万红军成了唯一没有上钩的鱼。
在后续国共谈判中,毛主席一直担心蒋介石背弃西安事变期间达成的基本约定。为什么?因为莫斯科已经献祭了张学良、杨虎城、西路军,为什么不能再献祭残余的4.5万红军?莫斯科不可能保护中共的,背后不捅刀子就谢天谢地了。周恩来劝慰毛主席:蒋自诩英雄,不会背弃西安承诺的。
这话能安慰谁呢?大革命、土地革命一幕幕血泪教训。
为了红军的生存,毛主席力排众议,果断承诺放弃土地革命,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改编红军为八路军。
后续: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对中国的军火供应中断。几个月后,写了加入联共申请书的新疆军阀盛世才与苏联翻脸;
1944年,苏联煽动伊宁叛乱(又称三区革命),苏联压迫国民党撤换盛世才,中央军借机控制新疆;
1949年,彭德怀指挥王震进军新疆,新疆和平解放。苏联制造空难,暗杀了伊宁叛乱的5名领导层。
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条约签署,废除了苏联在新疆的一切特权。《千王之王1936》余波正式平息。
阅读次数:315
所有跟贴:
加跟贴
所有跟贴·加跟贴·ɢɹ
Copyright © 2000 - 2020 webj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