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散仙谷 http://www.webjb.org/webjb/sanxian/



送交者: Dishui 于 2023-03-27 05:40:15

回答: 这个说法很对 由 于 2023-03-21 10:10:11

中西合璧政体论
一.

西方政治哲学在近代与希腊古典时代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近代政治哲学的立足点所涉及的正义,主要指的是个人主义的自由和公平,而希腊古典政治哲学所立足的正义主要指的是至善,也就是城邦整体的利益,而具体落实到个人不仅没有自由,也谈不上平等。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城邦是自然之物,人出于自然是城邦动物。”,又“城邦(虽在发生程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在本性上则先于个人和家庭。”

亚里斯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一种善即或对于个人和对于城邦来说,都是同一的,然而获得和保持城邦的善显然更为重要,更为完满。一个人获得善值得嘉奖,一个城邦获得善却更加荣耀,更为神圣。”

对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来说,个人不是自足的存在物,不能离开城邦而生存,而城邦作为自足的实体,必然存在一定的社会分工,而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就必然有阶级上的不平等。亚里斯多德认为人天生禀赋就不平等,不仅出生地位不同,体力和智能也不相同,有的人天生是主人,适合管理奴隶,有的人天生是奴隶,离开主人无法生活,所以奴隶制是天然合理的制度。柏拉图是个理念主义者,他认为城邦的教育应该用一个美丽的谎言对大众进行洗脑,告诉民众人的灵魂有金银和铜铁材质的不同。金质的人适合作王和统治者,银质的人适合作武士,而铜铁质的人适合作生产者。所以城邦的正义就是让不同材质的人各自干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样城邦就可以获得一个整体上的至善。

不过虽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强调城邦整体的利益,以及阶级不平等的合理性,但是城邦的至善也要求统治阶级不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必须考虑到不同阶级各自的利益。所以亚里斯多德的正义概念还包括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分配正义又有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比例平等)两种。而矫正正义就是司法正义,即通过司法解决诸如分配正义中出现的不公正问题。

希腊晚期哲学的背景是亚历山大东征所形成的希腊化时期的普世化政治环境,小国寡民的城邦社会已经解体,代之而起的是亚历山大城一类的多元国际大都市。

这时候兴起的两大主要流派分别是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分别代表了个人化和普适化的倾向。

伊壁鸠鲁学派源自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原子论本是自然哲学关于宇宙本原的学说,伊壁鸠鲁将其发展到人文领域,主张灵魂原子说,强调个体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是由个体通过缔结契约而产生,所以伊壁鸠鲁学派与中国道家的间世主张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对社会生活有疏离感,追求个人享乐。

斯多葛学派源自赫拉克利的的逻格斯(logus)学说,逻各斯在《新约圣经》中文版中被直接翻译为道,老子《道德经》说:“道法自然”。所以斯多葛学派与老子一样强调无为,也就是主张顺从自然法,反对人为法。自然法是普世的,所以斯多葛学派提出世界城邦的概念,以自然法为法,生活在自然法之下的皆为世界公民。老子《道德经》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之说。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决定人的理性,人的理性自然合乎自然法。



二.


亚历山大东征主要是要灭波斯帝国,波斯帝国灭亡以后,波斯帝国的国教拜火教却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解体传遍了亚非欧三大洲。拜火教中国翻译为祆( xiān) 教,祆字是示+天,表示崇拜上帝之教。如果不算古埃及十八王朝阿肯那顿的一神教改革,琐罗亚斯德应当是一神教历史上的第一位先知。他和释迦摩尼类似,释迦摩尼从婆罗门教改革成立了带有无神论色彩的佛教,而琐罗亚斯则是从原始雅利安多神教进行改革而创立一神教的第一位先知。因为按照圣经考古学的最新结论,犹太教成为一神教可能是在波斯人将犹太人从新巴比伦解放的以后的事情,或者他们从波斯人那里学习到了一神教思想也未可知。

到了罗马帝国时代,受到斯多葛普世主义思想和拜火教一神教思想影响而产生的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罗马人从基督教学到了另外两种普世的律法:上帝给摩西的永恒律法和自然法。加上罗马共和国传统的人定法,使得罗马帝国成为一个特别重视法制的国度,由法制而产生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成为近代政治哲学的核心主题。




基督教产生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而罗马帝国对法制的强调产生了权力的合法性的问题,这时候罗马帝国是君主制,自然产生了君权神授的概念。


三.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反对基督教的运动,前者主要反对天主教,后者连新教也一起反。当教会被逐出人的政治生活以外。人们又重新从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之中寻找权力合法性的依据,并从伊壁鸠鲁的个体主义灵魂原子契约论中找到社会和国家理论的基础。

这时候人们找到的两个构成国家的正义原则是天赋人权:自由和平等。

霍布斯《利维坦》:“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 以至有时某人 的体力虽则显然比另一人强, 或 是脑 力 比另一人敏捷 但这一切 总加 在一起, 也 不会使人 与人 之 间 的差 别 大 到使 这 人 能要求获得人 家不能像他 一 样 要 求 的任 何 利 益。”

自由这个概念,从现实的需求来说,是因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身份自由的无产者作为劳动力,而欧洲中世纪晚期处于封建农庄中的农奴是没有自由的。思想家们于是从两个方面论证人的天赋自由:一个是奥古斯丁论证原罪说所引进的天赋自由意志说,即上帝给了人自由意志,人选择违背上帝就要为所犯的罪恶负责;一个是自然法状态下的自然权利说。



拥有自然权利的个人将自己的部分权利通过共同签订契约让渡给君王,也就是使得君主拥有国家主权从而可以使用武力惩罚违约者,从而消除所有人对于所有人的战争状态,进入政治生活的状态。这就是霍布斯《利维坦》中的绝对君权国家论。

为了限制君王滥用无限的国家主权权力以侵犯公民,而立宪将君王作为主权者的身份名义化,利用签约者直接立法和主权者任命政府内阁进行执法,这就是君主立宪制。

以上两种都是基于原子个人主义的国家理论。

象古典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那样强调国家作为整体大于个人的国家主义理论在近代政治哲学中也不乏其例。其中的普世主义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卢梭和黑格尔的理论,马克思主张阶级压迫的合法性,属于另类的普世主义学说。但是无论是卢梭,黑格尔还是马克思,其学说的基础性概念都是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名言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的自由概念与一般自由主义的所谓法权自由的思想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是积极自由,后者是消极自由。卢梭的革命性主张是一个人自己约束自己仍然属于自由,所以所有人全部让渡自己的自然权利,然后共同立法体现的是公意,而一个人服从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
公意是整体概念,不等于众意,不可分割,不可转让。
公意就是主权,所以主权在民不在君王。


黑格尔是从绝对理念自我运动的角度来谈政治制度。绝对理念辩证运动成为其对立面自然,自然与绝对理念再相结合产生精神。精神又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再到绝对精神。国家是客观精神的体现,国家是自由意志经道德法则而发展为伦理的伦理实体,所以国家本身是整体性的。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定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要消灭国家,但是作为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所代表的无产阶级总利益的体现,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强调整体利益的国家主义,从某种程度来说更接近于柏拉图的国家理论。所以阿伦特《极权主义起源》,以及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谈的虽然都是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阵营,其所追溯的源头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阅读次数:57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分类主题名: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图片上传工具



所有跟贴·加跟贴·ɢɹ
Copyright © 2000 - 2020 webj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