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贼的力量有多大?发现2015年以前拍的影视片里
散仙谷 http://www.webjb.org/webjb/sanxian/
送交者: Newcomer 于 2025-11-17 19:12:06
明明是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可是却互相称“兄弟”,居然听不到一句“同志们”!就连冲锋前的动员都是弟兄长弟兄短,这符合史实吗?!编剧导演们还要点脸吗?当年的人还没死呢就这么搞?其实,别说战争年代,就是80年代以前,中国老百姓之间,至少我生活的环境里,都互相称呼同志,作为尊称。我小时候问路都要对陌生人说:“同志,请问某某路怎么走?” 商店里买货物也说:“同志,请问这个卖多少钱”。很自然,很亲切,很通用,不用区分男女,非常高效率的称呼,一个同志就把人的关系辣的很近。战争年代,军队里那就更是互称同志了。只有国军才说“弟兄们,给我上,每人奖励5两大烟土”,那是用哥们义气骗人当炮灰用的。
也有有意识地和同志区别开的用法,比如开大会,会说:“同志们,朋友们”。所谓“朋友们”一般指民主党派或者外宾之类的。“同志们”就是指代自己人,现在好像同志们特指有党员身份的人?
“先生”这个词过去是指有造诣的品德高尚的人,且不分男女。曾几何时,成了所有男性的代称,被大大降级。可能是买办们装逼开始偷梁换柱的。“小姐”这个词就更惨了,本来是对大家闺秀的敬称,被流氓们搞成了下流的意思。
如果是西化产物,就更应该纠正了,早就分析过,西方英法德表音文字最多也就300年历史,非常不成熟,很低效,跟着他们学什么?AI 出来后更是无可辩驳的证明了表音文字的低效,繁复,行业隔离,制造文盲等劣势,今后面临被淘汰。一个例子,每次到医院就诊,医生都要问“你的Doctor是哪个科的”,我还得解释是科学博士,我不是医生。每次都问。我猜想应该是他们怕在同行面前说错话,所以事先搞清楚。其实“博士”和“医生”明明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居然混用同一个词至今,而且明明造成诸多不便,且由来已久,可是就是不改。类似的还有各种度量衡,上学我们都普及所谓国际单位,可是英美都是stone,gallon,pound还得换算。这不是积重难返的问题,而是表现出民族的某种特质。。。。。。
总之,语言非常重要,说文化入侵文化渗透的风向标也不为过,应该警醒,身体力行,对有意识污名化汉语的词语一旦意识到了应该自觉抵制,坚决不用,谁用谁属于要么无知要么别有用心,自轻自贱!
阅读次数:204
所有跟贴:
加跟贴
所有跟贴·加跟贴·ɢɹ
Copyright © 2000 - 2020 webj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