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文章!阴未达那股怪味是怎么回事?



散仙谷 http://www.webjb.org/webjb/sanxian/



送交者: testtesttest 于 2025-10-05 04:30:37

回答: 联邦政府关门真的是给川疯解雇联邦雇员的天赐良机 由 于 2025-10-05 01:45:57

阴未达那股怪味是怎么回事?

2025年9月29日
QTR Fringe Finance

上周某个时候,我放下正在阅读的关于AAA商业房地产违约,关于"放屁币" (Fartcoin https://www.jb51.net/coin/fartcoin.html),关于汽车市场次贷的崩溃,关于学生债务拖欠数字暴涨,以及未经审计的稳定币如何融入美国国债市场的文章,转而阅读《The Information》上的关于Nvidia与OpenAI讨论一种新的芯片租赁业务模式的文章。

了解了细节后,我只能哀叹了一口气。

大致情况是这样,OpenAI可以租赁GPU而不是直接购买,这样可以节省约10%到15%的成本,同时避免巨额资本支出和折旧。与此同时,Nvidia将保留硬件所有权——可能是通过融资债务——并将大量的GPU作为抵押品。

表面上看,这听起来像是精明的金融工程。但我干这行干的太久了——十多年来一直做着专业的卖空交易,现在只是个写专栏的普通作者——我对猫腻太了解了。而这事儿就有猫腻。

我倾向于认为,企业不会因为生意上一切顺利就把自己改造成金融家。他们这么做,是因为客户没有能力或不愿跟上消费狂潮,管理层想用会计技巧掩盖漏洞。或者是一项声明必须以公关手段进入市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我们都见过这种情况:互联网时代的电信回租,2008 年之前的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所有这些狗屁玩意儿都被冠以“创新”的名号,直到最后都销声匿迹。

我的老读者都知道,这并非Nvidia第一次引起我的关注。早在2023年9月,我就写了一篇题为《市场的黑天鹅刚刚到来?》的文章。除了论证我们正接近顶峰,也因为看到黄仁勋这位半导体高管像Jon Bon Jovi一样在别人的Breast签自己的名字……

……我还指出了Nvidia与CoreWeave之间循环经济的关系(最早由萨曼莎*拉杜克等人揭露)——英伟达投资了一家依赖自己芯片的初创公司,这家公司又用这些芯片作为抵押品借钱……用来购买更多Nvidia芯片。

我当时的描述是:“Nvidia投资了CoreWeave,而CoreWeave又依赖Nvidia的产品,现在这些Nvidia产品被用作抵押品……来购买……很可能是更多Nvidia的产品。太棒了。”

快进到2025年7月,我又写了一篇题为《我坚决回避的一只科技股》的文章——同样是关于CoreWeave的。 CoreWeave 的 IPO 表现非常疲软,40 美元的发行价根本没啥需求。为了让它上市,Nvidia 不得不拿出 2.5 亿美元的“救助”订单。然而几个月后,CoreWeave 的股价却攀升到了120 美元。

难道我真的应该相信投资者的需求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凭空造出吗?这有什么合理的解释吗?更重要的是,真的有人在乎吗?

现在,再加上上周的租赁事件, 这些看起来是同一个剧本:潜在的循环经济学被打扮成创新。 首先是CoreWeave,现在是OpenAI。

而麻烦还不止于此。Nvidia 一直在该领域(指芯片)投入巨资。Nvidia 已经对 OpenAI,英特尔和 ElevenLabs 等合作伙伴进行了战略投资。据我统计,仅在2025年,Nvidia就至少做了六个重大的金融项目——三次是收购(Gretel,Lepton AI,CentML)和三次是所谓的战略投资(英特尔,OpenAI,ElevenLabs)。为什么要如此迅速地涉足如此多的方向? 这些交易和合作感觉就像只用两天的时间就能促成,这怎么可能呢?

任何一家公司都值得关注,但Nvidia并非一家普通的公司。它是所谓的“七巨头”之一,其股票在ETF和指数中的权重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几乎所有投资者——养老金、退休账户、小额401(k)计划——都知情或不知情的拥有这只股票。

Nvidia已成为市场的风向标,它的成败决定了大盘的走势。如果人们对Nvidia的信心动摇,下跌的不仅仅是Nvidia的股价,还可能危及整个市场的稳定。

是的,租赁在一些行业是可行的。 飞机发动机“按小时计费”。"软件在几年前就实行订阅制了。 但GPU并非飞机发动机或软件许可证。 它们快速贬值,快速过时的硬件。 由Nvidia本身制造的更是如此,Nvidia已经将其产品周期缩短到一年。 租赁它们并不符合激励机制;它将客户困在跑步机上,同时Nvidia则通过租金来压榨他们。

OpenAI的动机是显而易见的-它可能是在烧钱,但仍然依靠微软保持基本操作。 Nvidia的动机同样明确:不惜一切代价保持所谓的“需求”故事。 但当AI热潮中心的"创新"从新芯片转向新的融资的噱头时,我看不到进展。 我看到的只是周期末尾的行为。

我以前说过,我不确定AI是一个泡沫。 但随着CoreWeave失败的IPO在几个月内就奇迹般地增加了三倍,Nvidia为自己的客户搞承销,现在又有了芯片租赁的交易,我改变了看法。 这就是泡沫, 一个扭曲的激励,循环经济学和掩盖弱点的金融工程。

当背着整个市场的公司决定下一个好业务就是租赁会计的时候,这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危险信号。 这可能是一个警告的信号。


阅读次数:33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分类主题名: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图片上传工具



所有跟贴·加跟贴·ɢɹ
Copyright © 2000 - 2020 webjb.org